2025-03-23 14:02:16
目前,中国早期预警系统和标准陆续在多个国家落地★,与世界各国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明天是世界气象日。在众多的世界性节日中,气象日是比较重要的日子,特别在地球面临全球变暖危机、气候恶化的当下。
在这次在杭州召开的IPCC全会上,中国展示了这两年在气象早期预警取得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世界气象组织的官员点赞中国早期预警实践经验,称其为“全球典范”★★★,认为中国先进的气象预报预警实践经验以及先进的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值得在世界气象组织会员中推广。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极地科考中,气象观测需要根据每日收集的数据手绘天气图★★★。到1997年,中国国产船载气象卫星接收系统研制成功,极地科考实现了高分辨率气象云图的实时收集;进入新世纪,中国极地科考气象预报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到2019年,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船载气象导航系统投入使用。
也由此可见,延缓地球环境恶化★,气候剧烈波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必须是全球各国协同才能达成的目标★。
2024年3月,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卓越中心建设被写入世界气象组织服务委员会未来4年工作计划;2024年8月,中国气象局援建老挝预警信息发布系统★;2024年9月,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东盟数据服务启动运行,2024年11月★★,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气象部门联合开发了巴基斯坦定制化云端早期预警系统。我国气象部门还与埃塞俄比亚气象局★★、所罗门群岛联合开发云端早期预警系统★★,搭建面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早期预警业务平台,并牵头承担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项目。
通过这一系列技术手段,全世界各国才能联合起来,想办法去解决地球污染,解决碳排放问题,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在联合国设定的节日里,世界气象日也是比较重要的日子,它的诞生是以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日作为纪念日的。而世界气象组织又是最早属于联合国的机构,它的前身是诞生于1873年的国际气象组织。1947年9月★★★,国际气象组织在华盛顿召开大会,通过《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决定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1951年,它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并开始运作★★★。1961年3月23日★★★,这个《世界气象公约》的生效日期和世界气象组织更名日开始正式成为“世界气象日★★”。
作为服务全球的“中国星”,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为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百余种数据产品和服务,并作为国际减灾机制值班卫星★★;组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空天立体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系统空间分辨率精确至全国5公里★,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3%★★★,强对流预警提前量达43分钟。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平均误差稳定在62公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1★、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旨在呼吁各国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缩小气象预警能力的差距,以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比如中国在1985年建成南极长城站气象站时,就即时将第一次观测到的气象数据发送给了世界天气监视网,实时进行全球数据交换。
1960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后,至今全球已构成了气象卫星观测网络,加上各国的雷达观测、地面观测等,目前已实现了各国基本气象观测数据实时、无限制的全球自由交换。这意思是,全球任何国家在任何时间完成观测之后,实时进行全球数据交换★★★,任何国家都可以获得其他国家的观测数据★★,同时把本国数据发给别国★★,使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气象预报中心可以汇集全球数据作出预报。
人类活动越来越复杂★★★,对地球的影响也越来越剧烈,单纯的技术层面联合还远远不足以应对未来的环境危机。1992年k8凯发集团官网app★★★,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从此国家间的气候谈判便开始成为常态,1995年开始k8凯发集团官网app★,高级别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便每年举行★,从政治上互相协调,商讨各种对策,来延缓全球变暖。《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一系列重要的关于气候的国际性协议,便都来自这样的峰会。这也是为什么★,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20年第一次总统任期内宣布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时,会造成世界舆论大哗★。
1963年建立了世界天气监视网★★★,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用统一规范、统一的技术政策联合起来★★★,形成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情报网。
2★、近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在杭州闭幕★。作为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的重要平台,IPCC首次在中国召开全会。
通过《世界气象组00织公约》以及有关决议k8凯发集团官网app,1957年全球开始建立臭氧观测系统,许多国家在1987年签订了关于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为什么全球各国对气象组织以及气象问题这么重视呢?首先就是因为地球的大气是流通无国界的★★,全球气候的变化也是无国界的,人类需要统一的全球观测,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气象灾害和未来可能面临的气候危机。
IPCC主席吉姆·司吉认为★:“中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不可或缺★。”
在41年41次奔赴南极的科考活动中★,气象研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科研内容。因为地球大气环流与极地的大气物理过程密切相关。极地是地球大气的主要冷源,赤道地区是全球气候系统的热源,两者互相调节使地球保持一种冷热平衡。而极地气候和大气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和我国天气气候,进而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影响★★。
因为《巴黎协定》有个约定原则“自主贡献”★★,就是各个国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对全球的气候问题做出相应的贡献★。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不仅要带头实行绝对量化减排★★,还要承诺到2020年★,每年会调动1000亿美元资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气候变化。但实际上,当时美国完成的份额不足计划的20%。
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最早的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最早批准加入的联合国专门机构就是世界气象组织★。